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是指導我國在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決定》中提出的“七個聚焦”改革目標,新華網思客推出“黨校專家權威解讀三中全會精神”系列,深入探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實質和改革要求。《決定》提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本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李志明對此進行深度解析。
在廣州市荔灣區的南源街道長者飯堂內,老年人在用餐(2024年7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新華網思客:三中全會《決定》將“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如何理解其重要意義?
李志明: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全篇,強調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對進一步深化民生領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這一戰略定位和戰略部署,具有如下重大意義:
一是充分體現了黨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宗旨。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政黨屬性決定了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同樣,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歸根到底也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系統部署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體系,充分體現了黨的初心宗旨,詮釋和回答了“為了誰”這個中國式現代化的終極命題。
這是8月20日拍攝的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東柵街道的南江路農貿市場。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二是進一步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指向。“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一目標不僅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屬性,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的最為本質的特征之一。將“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列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凸顯了中國式現代化人民至上的本質屬性和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民生導向,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遵循。
三是為新時代新征程民生工作提供了原則指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讓各族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強調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關系,持續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提過高的目標,不搞過頭的保障,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是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民生工作的基本方略。
新華網思客:“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何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李志明: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內含了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實踐要求。為政貴在行,民生重在實。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見面、對賬,來不得半點虛假。既要積極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承諾了的就要兌現。做那些現實條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決不能開空頭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過高,否則就會失信于民。
8月22日拍攝的蘇州強勝路接312國道工程瀝青路面攤鋪施工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盡力而為是負責態度,量力而行是科學精神,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盡力而為,就是強調黨和政府的責任擔當和主動作為,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做好民生工作,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更多的公共資源投入到民生領域,把更多的政府工作精力投入到民生領域,努力建設服務型、民生型政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我們要拋棄過去那種“民生投入是純消費”、民生“光投入不產出”的錯誤看法。事實上,對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主要民生領域的持續投入,收獲的將是人力資本的提升、就業質量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生活后顧之憂的緩解、健康水平的提高,所有這些都將為經濟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巨大需求和持久動力。
量力而行,就是強調實事求是和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有多大能力解決多大問題”的原則,從現實條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做起,合理確定民生工作目標。這既是資源和能力約束的客觀要求,也是民生剛性增長規律下我們應當做出的理性選擇。如果我們在推進民生建設時不管不顧,提出不切實際的發展目標,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不僅將造成工作的被動,還可能失去人民群眾的信任。因此,在確定民生建設目標和標準的時候,我們不能簡單地向發達國家看齊,向福利國家看齊,而應該實事求是,立足國情、循序漸進,不作過度承諾,不做超越發展階段和財力水平的事情。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將收入提高建立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基礎上,將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上。
新華網思客:為何要強調“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實踐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李志明:《決定》強調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體現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民生領域改革的著力點。“普惠性”強調保障對象的普遍性。“基礎性”強調以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為保障內容。“兜底性”強調政府主要承擔兜底保障責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是在結合我國國情、吸納人類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對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重點的創新,指引我們既要著眼于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不斷擴大民生保障對象、豐富民生保障內容、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又要結合實際,把著力點放在兜底線、保基本、促公平上,確保相關改革舉措可持續,避免“大包大攬”和過度福利化。
9月4日,醫務人員(左)在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海南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了解老年人的健康情況。 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這要求我們必須立足基本國情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在做大“蛋糕”的基礎上努力分好“蛋糕”,堅持全覆蓋、強調保基本、突出兜底線,集中精力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以釘釘子精神,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推進民生保障事業持續發展。
新華網思客:如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李志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需要深入把握我國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不斷促進就業量的擴大和質的提升。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不斷增強產業發展的就業帶動力。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發展,根本在于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與就業擴容提質、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加自覺地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使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成為就業提質擴容的過程,提高發展的就業帶動力。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支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和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新期待,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挖掘、培育新的職業序列,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強化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生產力布局對就業影響的評估,推動財政、貨幣、投資、消費、產業、區域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調聯動、同向發力,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
二是著力化解好結構性就業矛盾。這就要求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科學研判人力資源發展趨勢,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完善供需對接機制,力求做到人崗相適、用人所長、人盡其才,提升就業質量和穩定性,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
在“職引未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天津師范大學專場雙選會上,學生現場求職(2024年5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三是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政策。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群等重點就業群體,是當前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穩住重點就業群體,就穩住了就業基本盤。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聚焦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完善就業支持政策,堅持市場化社會化就業與政府幫扶相結合,開發更多就業崗位,優化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促進多渠道就業創業,以點帶面穩定就業大局。
四是深化就業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就業公共服務制度,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優化創業服務,提升創業質量。健全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營造公平就業環境,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努力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五是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健全勞動法律法規,規范新就業形態勞動基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及時總結經驗、形成制度。加強市場監管和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有效治理就業歧視、欠薪欠保、違法裁員等亂象。
(來源:新華網)
(責編:張優美 審核:韓芳 簽發:呂驥)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