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咸陽》訊:永壽縣積極推行文明實踐服務,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了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主陣地’、服務群眾的‘主平臺’、提升城鄉文明的‘主引擎’,讓文明與幸福走進千家萬戶。
永壽縣東張村的“紅富士”蘋果成熟了,9月13日,在村民張新社家,9歲的小孫子放學剛到家,他便挑出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遞給孫子,讓孩子嘗嘗新。
“我給‘魯媽媽’送過去。”小孫子接過蘋果后奔向村委會。
這位“魯媽媽”是誰呢?原來,東張村有30多名留守兒童,為了照顧好孩子們的學習,村文明實踐站設立了“童伴媽媽”志愿服務項目,由志愿者魯兆云日常負責孩子們的學習。一個暑假下來,孩子們都記住了這位“魯媽媽”。雖然現在已經開學了,但平時家庭作業遇到點問題,還是會跑到村委會去向“魯媽媽”求助。
“助學伴成長”志愿服務項目是永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施的12個志愿服務項目之一,也是全縣志愿服務活動的一個縮影。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就應該成為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主陣地’、服務群眾的‘主平臺’、提升城鄉文明的‘主引擎’。”永壽縣委書記、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王飛說。縣上列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時間表和任務書,將陣地建設、學習培訓、活動開展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提出必須堅持安排部署、陣地建設、活動開展、資源整合、項目策劃“五個到位”,確保實現志愿服務城鄉全覆蓋,讓每名群眾都能切身感受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前,永壽縣已建成了7個文明實踐所、164個文明實踐站,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文明實踐所站陣地建設全覆蓋。同時,該縣在重點場所和群眾聚集地設置文明實踐基地,先后建立了文旅融合、軍事體驗、廉政文化、黨員干部、非遺傳承、歷史傳承、創新創業、紅色教育等18個文明實踐基地。全縣共注冊志愿服務組織95個、注冊志愿者8525人,累計開展政策理論宣講、文化文藝、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環境保護、法律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700多場次,深受當地群眾歡迎。
在馬坊鎮耿家村,村民耿玉富家蘋果因為疫情原因滯銷,該村文明實踐站通過“鄰里幫”志愿服務項目,安排志愿者長孫雪艷利用村級電商銷售平臺在網上銷售,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在永平鎮平遙村,針對距離鎮政府駐地較遠,群眾辦事不方便的問題,村文明實踐站成立“急難幫”志愿服務隊,組織便民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上門為群眾提供各類事項代辦服務;在店頭鎮坡劉村,群眾反映日常文化娛樂活動不夠豐富,村上的文化志愿服務隊精心編排節目,很快就為群眾送上家門口的文化大餐……
永壽縣既有“規定動作”,又有“自選動作”,該縣積極號召各鎮(街道)、村(社區)結合村史館、家風家訓館、文娛活動室、農家書屋等陣地資源,及時開展非遺傳承、創新創業、科學普及、產業實踐等方面的志愿服務。監軍街道寨里村建立的“識百草、品藥膳”科普實踐基地,讓傳統中醫藥文化浸潤孩子心田;甘井鎮王家村建立的指尖花手工藝制作實踐基地,馬坊鎮寨子村建立了景泰藍創業孵化基地,吸引了不少當地群眾參與,既提升了大家的技能水平、增加了大家的家庭收入,也擴大了傳統文化的影響面、激發了人心思齊、人心思干的創業激情。
(通訊員 趙曉雷 劉嵐 翟武鵬)
(責任編輯:胡曉語 審核簽發:蜀秦)